传梭博物馆

海飘来艺术馆

(百丈微融媒体中心 李佳佳) 2024年农历新年前,邓海南在朋友圈刷到百丈传梭博物馆招募“一日馆长”的消息。

新年假期,邓海南特意从北京来到百丈,作为“馆长”接待参观者,和村民一起体验非遗手作,和客人一起包饺子……“从早忙到晚,没想到乡村的博物馆那么吸引人。”邓海南被这个美丽的乡村和有趣的博物馆留住了脚步。

一直以来,百丈镇以毛竹“出圈”,而溪口村集聚着7家乡村博物馆和文化馆,蔡志忠文化馆近期也将在溪口村开幕。今年,百丈镇有一个大大的心愿:全球招募乡村博物馆合伙人,把溪口村孵化成为“乡村博物馆第一村”。

乡村里的博物馆

从一把梭开始

溪口村在百丈镇最南边,进入村里的主干道,一眼就能看到设计感拉满的传梭博物馆。23000多把梭陈列其中,这是国内唯一一家以纺梭为主题的乡村博物馆。

从织布机上的辅助工具,到印刻乡愁的文化遗存,这些梭材质不同、产地不同、名字不同,但几乎每把梭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把这些故事连起来的,就是馆长、浙江省土布纺织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郑芬兰。

自2002年开始,郑芬兰开启了长达22年的寻梭之旅。2017年,因魔豆妈妈创业扶贫大赛,她来到百丈。溪口村的自然环境一下子吸引了她,而让她停住脚步的,是当地质朴的村民和充满诚意的政府。从2017年开始考察,直到2022年5月26日传梭博物馆落成,郑芬兰花费了大量心血。博物馆由村里一座废弃的厂房改造而成,承载着满满的故事和回忆。

在溪口村,郑芬兰实现了传统手工艺与乡村的跨界融合。

“来溪口看博物馆,总不能转一圈就没有东西玩吧。”郑芬兰开起乡野厨房,游客可以体验一半是土灶一半是披萨炉的神奇美味。她还开起织宿(民宿),喜欢宁静乡村的朋友可以在这里小住。她甚至把家搬到了村里,和村民一起种玉米棉花,亲子家庭还能体验田野劳作,感受丰收喜悦。

小乡村有大梦想

打造乡村博物馆第一村

近年来,百丈经过美丽乡村、未来乡村项目建设,大力招引各类艺术产业项目。如今,小小的溪口村已聚集传梭博物馆、玩竹工社、农历博物馆等7家乡村博物馆(文化馆)和12家“共富工坊”。不久后,台湾漫画家蔡志忠的文化馆也会落户在此。

2023年年底,余杭区推出了良渚文化大走廊首期十大工程。“百丈位于良渚文化大走廊最西面,溪口村的乡村博物馆扎根于乡土,村民参与运营,既接地气,又富有人文情怀。”百丈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溪口村的乡村博物馆不但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把乡土人文情怀通过一系列活动和都市生活接轨,推进文旅融合,赋能一方乡土的美好未来。

乡村博物馆不仅“富”了村民的脑袋,也“富”了村民的口袋。

溪口村的低收入农户李大伯,往年过了农忙就闲下来,但是从2022年开始,妻子在传梭博物馆做手工,每天有100元收入,李大伯参加了所氏圆竹工坊培训班,通过制作竹工艺品,每月也能拿到3000元收入,夫妻俩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双就业。

浙江是全国三个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省份之一。百丈镇希望以此为契机,向全球招募乡村博物馆合伙人,希望和热爱乡村、愿意扎根乡村的人一起共建,让这些乡村博物馆成为展示百丈乃至浙江乡村文化和综合服务最佳的平台。

未来,百丈镇将以溪口村为核心区块,全力支持乡村博物馆发展,也会给合作方在场地空间、藏品布展、活动举办上给予全力支持,重点打造“乡村博物馆群落第一村”。

“这里春季有杜鹃花海红满山,夏季山野清风可观星海,秋季茂林修竹可登高,冬季玉树雾凇雪满枝。这里更有勤劳淳朴的村民,还有35幢闲置民居、近30亩的土地可利用,还有老厂房、老小学等5000多平方米的空间可以发挥想象。只要你有梦想,百丈热情邀你来共建。”百丈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