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坚 通讯员 梅小琪) 比利时列日机场的菜鸟智慧物流枢纽高效运转,“全球5日达”不断扩容;华立·乌兹别克(中亚)华塔工业园破土动工,打造“一带一路”商贸新支点;“中国外贸家”平台订单量激增,让传统制造业轻松链动全球市场……
2025开年,余杭外贸起步即冲刺,交出一份亮眼答卷:1-2月,我区货物贸易进出口额109.81亿元,同比增长36.5%,增速全市第一;服务贸易进出口额9.58亿美元,规模居全市首位。
“抱团出海”再提速
在3月举行的上海国际日用品百货博览会上,“余杭智造 商通全球”专区首次亮相,成为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的新亮点。数据显示,今年余杭已组织7个企业团组、60余家企业抱团参展,带动超百家次企业自主参展,收获意向订单超27亿元。
“通过组织‘走进菜鸟’等活动,我们帮助30余家外贸企业对接菜鸟的全球供应链服务。”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余杭已累计培育省级公共海外仓6个、企业自营海外仓120个,推动50个海外仓上线智慧物流平台,构建起高效的物流仓储支撑体系。
此外,余杭支持华立集团打造的泰中罗勇工业园、北美华富山工业园等境外园区,已吸引超过300家企业入驻,带动投资70亿美元,创造就业岗位6万个。
通过“抱团出海”,余杭有效降低了企业单打独斗的风险,形成更强大的集群效应。
培育外贸新动能
过去,制造业依赖传统进出口模式,经常面临市场范围有限、信息获取与匹配效率低、交易环节复杂等难题,交易成本与风险较大。为此,余杭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大区的优势,鼓励区内140余家制造业企业通过全球B2B(Business-to-Business,即商业对商业)跨境贸易交易平台链接海外市场,促进传统制造与数字贸易深度融合。
“今年我区出台了专项‘开门红’政策,入驻‘中国外贸家’平台的企业数量较去年同期实现翻倍增长。”杭州百佳荟对外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余杭本土B2B跨境贸易交易平台“中国外贸家”负责人赵阳说,平台具备数字店铺、海外线下配套服务、外贸学校、外贸综合服务四大功能,能高效链接全球供采双方,拓宽市场渠道,有效简化交易流程,为外贸企业降本增效。
数据显示,今年1-2月,余杭区跨境电商出口额达31.53亿元,同比增长51.86%,成为外贸增长新动能。
出口产品方面,新能源产业表现亮眼:华鼎新能源、棠联科技等龙头企业带动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新三样”出口额超3.5亿元,同比猛增70%,增速高于全区出口均值30个百分点。
护航政策再加码
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余杭在编制《“余商出海”资源手册》的基础上,又创新推出“余商出海”增值资源包,整合20项服务事项,为企业提供展会资源、信保服务、投资备案等信息,目前已惠及1000余家企业。
“我们与10家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专项信贷,扩大出口信用保险产品覆盖范围,推动‘小微联保’政策,惠及超340家企业。”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切实打消企业“出海”顾虑,余杭组建了涉外国际贸易、涉外跨境数据合规、涉外国际投资三支法律服务小分队,已为150余家外贸企业开展合规经营、商业秘密保护等法律实务宣讲超300次。
外贸进出口总量、增速、质量“三量齐升”的背后,是余杭以创新驱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接下来,我区将持续加大对外经贸合作交流、加强经贸主体培育服务、加力对外经贸扶持政策,助企“放心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