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柴悦颖 徐尤佳) “医生,我好像被蛇咬了。”近日,家住余杭的蒋大妈为了制作青团,和邻居相约到郊外采艾草,刚弯腰扒拉两下,左手背突然一麻,低头一看,手掌处留下两个小洞,脚下一条灰褐色的蛇“刺溜”往草丛里钻。一会儿工夫,蒋大妈的手肿成“馒头”,邻居赶紧把她送到市中医院。

无独有偶。第二天,又有一位被蛇咬伤的患者入院就医。孙女士和朋友外出踏青,正在林间拍照时,右脚后跟突然一阵剧痛,她下意识抬脚一甩,看见了一条褐色小蛇。赶到医院时,孙女士的右脚皮肤已泛起青紫色,肿得连鞋也穿不进。

春季气温回升,毒蛇活动频繁,它们喜欢藏身草丛、石缝,攻击性强,被咬后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患者局部组织坏死、凝血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经过一个冬天的积累,蛇体内的毒液浓度较高。每年3月至5月蛇类寻找配偶时期,其攻击力倍增。

在杭州,最常见的毒蛇是蝮蛇、眼镜蛇和竹叶青。蝮蛇通常在水边、平地、田野、杂草处活动;眼镜蛇常出现在丘陵地带;竹叶青在山区等自然环境较好的区域出没,且多在夜间活动。

经医生检查和判断,咬伤蒋大妈和孙女士的都是蝮蛇,这也是杭州地区最常见的蛇种。


知识链接

被毒蛇咬伤后,黄金救治时间是2-4小时。正确流程是辨认毒蛇、取下配饰、清水冲洗、及时送医。

第一步:被咬后,要看清毒蛇的外观,或对蛇拍照。

第二步:就医前可用清水冲洗伤口,用具有弹性的宽布条、鞋带在伤口近心端10厘米处绑扎,每30分钟放松1-2分钟。

第三步:陪同人员可帮助拿下患者的手镯、戒指等。

第四步:保持镇定,立即拨打120,或前往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就医。需要提醒的是,千万别用嘴吸出毒液、别盲目切开伤口。

防蛇牢记三点:野外活动穿长袖衣裤、高帮鞋,避免皮肤裸露;用木棍“打草惊蛇”后再通过草丛、灌木;携带含绑带、消毒工具的蛇伤急救包。

目前也是各种昆虫活动频繁的季节。昆虫叮咬后会导致皮肤瘙痒,不要过度抓挠,以免出现皮损而引发感染;若皮损长期不愈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如果被蜱虫叮咬,切不可强行拔除,可使用酒精反复喷杀,等虫体松动后再稍用力将其拔出。



分享: